当前位置 —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

疫情之下,出版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思考

时间:2020-02-19

  新冠病毒肺炎的攻坚战仍在继续,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了空前的影响。疫情之下,人们的商业消费、文化消费、生活消费发生了颠覆性改变,移动数字化的商业生态模式成为了主流,移动与智能的价值正在慢慢凸显。

  对于出版业来说,“出版智能化发展”一直都是近年来行业关注的重点,如何通过技术为出版赋能,真正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,此次突发的公共事件让出版业对此问题有了更多思考。

  对此,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采访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(武汉)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坚,武汉重点实验室作为为全国237家出版单位提供智能化服务的机构,对疫情之下未来出版智能化发展之路的相关问题,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与思考。


刘永坚

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(武汉)重点实验室主任


  1.请谈一下此次疫情对出版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和挑战?

  刘永坚:这几年,国家高度重视出版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,不断强调要通过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,推动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。在此次突发的公共事件环境下,更凸显了出版融合的重要性,也同时折射出当前出版融合力度的不足。

  我们可以看到,此次,在线教育迎来了空前机遇,成为了广大师生家长在“停课不停学”期间的主流学习手段。不光是疫情之下,日常生活中,“新零售消费”“智慧课堂”“远程学习”“移动办公”这些智能化生活、学习方式已经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,尤其是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,而在此方面我们出版行业提供的动能却相对薄弱,并没有真正地触及读者、用户的痛点。

  但此次疫情也为出版业创造了机遇,我们拥有这么多优质的内容资源与优势,如何将这些内容转化为读者需要的,如何将他们和时代接轨,和人们的新兴消费方式接轨,出版业可以做的还有很多。


  2.作为为出版行业提供智能化服务的企业,此次疫情下贵公司做了哪些工作?

  刘永坚:疫情发生之后,武汉重点实验室迅速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、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浙江出版联合集团、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、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、山西教育出版社、广东经济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紧急携手开展“免费在线教育服务”公益项目,解决家长与学生面临的痛点、难点,通过“在线知识资源+在线知识服务+智能学习助手+在线教育课程”的综合服务方案,帮助全国中小学生渡过这一难关,“不停学”。

  在该项目中,各出版单位将自己的线上教育资源,通过武汉重点实验室的“RAYS”(现代纸书)平台,分门别类地为读者提供和推送免费的知识资源。通过智能化技术,让学生与家长迅速地连接到所需要的出版单位的资源平台,获取优质、海量、免费的内容与资源。这一项目涵盖的内容包括K12全年级全学科学习类图书,资源包括与课本配套的同步直播课、重难点讲义、名师课件、考试真题等。这些知识资源和服务与学生基础教育学习的课程是完全同步的,且质量经过了各出版单位“三审三校”的严格把控,能够有效地满足特殊时期家长与学生们对课程内容质量的需求。

  同时,武汉重点实验室公益捐赠了新研发的智能机器人“RAYS小睿”。“小睿”总结了以往的高效阅读技巧,陪同全国中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,实现一对一学习服务,每日提醒家长打卡陪伴学习;更紧急整理了一系列能快速提升学习效率的免费学习资源,如下学期电子版课本、下学期重难点讲解微课,以及各类自测试卷等资源;同时,建立了免费的学生学习社群和家长讨论社群,帮助学生在群内相互交流、相互督促,帮助家长之间沟通辅导经验。

  此外,武汉重点实验室还联合小蓝书、知汇教育紧急推出了一至九年级学生在线春季同步课程,涵盖了最全的主流教材:支持部编版、人教版、北师大版、苏教版、外研版等9个教材版本,学科类型涵盖了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道德与法治、历史、物理、生物、化学全学科。该课程于2月6日紧急上线,全部以公益形式免费推送给广大中小学生。


  3.疫情笼罩之下,数字化生存和数字化办公成为主流支撑,出版业能从这种变化中找到哪些新方向和新机会?

  刘永坚:在阅读方面,人们的阅读方式越来越朝着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转移。传统图书尤其是教材教辅、少儿类书籍、专业类书籍都是刚需,出版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它们与智能化结合,去丰富纸书的内容,扩充纸书有限的内容,站在读者角度,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知识资源和服务。一系列智能化技术会为传统出版赋能,并带来新的机遇。

  在教育方面,智慧教育及远程线上教育将逐步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的手段之一:一方面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化,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;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,保障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;再者,也可预防未来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。此次疫情后,广大师生家长将会更加关注智能化教学,相信国家也会进一步重视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。我们的教育出版一直引领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,每年的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元,将它们与智能化技术结合,进一步为师生家长提供更好的服务,进一步拥抱教育信息化,对于教育出版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。


  4.哪些新技术能够为出版融合的未来智能化发展带来突破?

  刘永坚:在此次战“疫”中,我们可以看到众多智能化技术例如5G网络、智能教学、远程医疗、新零售、远程办公系统、人工智能检测、大数据分析等,它们都为战“疫”的速度与质量提供了保障。也在困难条件下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。举个更具体的例子,疫情发生后,工信部科技司以快速实现体温检测和身份识别为导向,联合相关AI(人工智能)企业开展智能识别算法优化和系统攻关,准确识别体温异常人员身份,深度挖掘分析密切接触人员关系图谱,预测疫情防控发展态势。

  未来,这场疫情散去后,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垂直领域如何能和新技术更好地结合。对于出版业来说,无论是5G网络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短视频直播等技术都会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动能。5G将极大提升信息共享的效率,丰富内容传播方式;人工智能技术为我们突破传统出版单向传播模式,实现双向链接读者提供了条件;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读者喜好,为读者匹配适合他们的读物,为广大师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奠定基础;短视频直播为出版扩展了新兴的销售渠道,也为作者直接面对读者创造了条件;同时,VR、VR技术将为出版内容的丰富提供条件,包括打击盗版等问题,都可以利用这些新技术去实现。


  5.出版业步入智能化时代需要思考与关注的问题有哪些?

 刘永坚:出版业步入智能化时代面临的问题还很多,但我相信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会逐一突破。首先,我们需要思考与关注的问题是如何真正地面向读者。一直以来,出版行业都存在与读者失联的问题。而未来,行业的更新迭代都将围绕消费者展开。

  如今,我们的读者和用户已经逐步朝着年轻人转移,他们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人,手机等移动工具是他们获取信息、生活消费的主要方式,口味也更复杂多变。如何让出版真正实现移动化链接,去满足年轻人的消费方式,去满足他们对内容品种和质量的要求,是我们需要思考的。

  还有一个是人才问题,未来我们的编辑不仅要懂内容,还要了解读者的需求,熟练掌握互联网产品设计。编辑需要主动去学习这些新技术,去拥抱新时代,这样才能为行业的发展带来真正的源动力。(来源:《中国出版传媒商报》)


版权所有: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   网站备案号:黑ICP备19004624号-1
网站首页 企业概况 新闻动态 产品服务 企业文化 投资者关系